岁月如歌,唱享人生——天桥东街街道社工站老年人合唱培训小组案例
一、基本情况
1.小组名称:“岁月如歌 唱享人生”老年人合唱培训小组
2.小组性质:教育小组
3.服务对象:辖区老年人
4.参与人数:16人
5.小组时间:2024年9月-2025年1月
二、背景分析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关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凸显。天桥东街街道社工站社工前期在辖区内对老年人进行了走访调研,发现部分老人对唱歌比较感兴趣,以及对唱歌水平和发音技能有提升的想法。为丰富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足社区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营造温馨、良好的社区文娱氛围,更好地提升歌唱技能,提高她们的音乐素养,天桥东街街道社工站联合天桥东街街道如康家园开展“岁月如歌,唱享人生”老年人合唱培训小组。
社工对辖区老人进行走访调研
三、理论依据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我们开展小组就是希望乐康红歌队成员能够通过小组的形式使他们获得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的满足,并通过专业学习,使他们获得发掘潜能的契机,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也能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2.互动模式
互动模式假设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旨在通过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及社会环境之间、小组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促使组员在小组这个共同体的相互依存中得到成长,增强组员的社会功能,提升其发展能力。
四、服务目标
(一)总目标
1.通过本次老年人合唱培训小组,帮助红歌队成员提升音乐水平,给她们提供一个展示个人才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空间,促进她们之间的深入交流与互动,增强她们的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2.通过小组活动孵化培育出一支社区社会组织,挖掘出志愿者,培育社区骨干力量,同时使其发展成常态化小组,在今后的活动中带动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其中,营造幸福和谐的社区氛围。
(二)具体目标
1.促进老年群体相互认识,制定小组规范,明确活动目标,建立唱歌小组。
2.进一步加深组员之间的认识,消除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学习基础的声乐技巧,激发小组成员的潜力。
3.通过分组合唱给组员更多的展示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适应不同环境和角色,强化组员沟通交流与团队合作。
4.通过分组合唱形式,给予每位老人更多表现机会,充分展示自身歌唱才能,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与自信。
5.通过合唱表演让老人们有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老人们能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感,使老人收获更多成就感与满足感。
五、实施过程
单元次 |
单元(节)名称 |
单元(节)目标 |
主要活动内容 |
1 |
初次相逢你和我 |
促进老年群体相互认识,制定小组规范,明确活动目标,建立唱歌小组。 |
1.自我介绍;
2.介绍小组主题、目标和意义;
3.手指操互动游戏;
4.制定小组契约;
5.总结与分享。 |
2 |
探寻声音的脉络 |
进一步加深组员之间的认识,消除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学习基础的声乐技巧,激发小组成员的潜力。
|
1.互动手指操;
2.声乐知识小问答;
3.声乐知识小课堂;
4.确定新歌曲。
|
3 |
融入和声同欢乐 |
通过分组合唱给组员更多的展示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适应不同环境和角色,强化组员沟通交流与团队合作。 |
1.课前小活动;
2.练习发声技巧;
3.学习新歌曲《祖国,您好!》
4.总结与分享。 |
4 |
乐章彩排节奏合 |
通过分组合唱形式,给予每位老人更多表现机会,充分展示自身歌唱才能,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与自信。 |
1.互动小游戏;
2.彩排;
3.查缺与补漏;
4.分享与互动。
|
5 |
友谊为先赛为乐 |
通过合唱表演让老人们有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老人们能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感,使老人收获更多成就感与满足感。 |
1.链接资源;
2.登台表演;
3.比赛结果; 4.分享与交流。 |
六、小组评估
(一)过程评估
1.开始阶段
活动开始前,通过社区宣传、微信群宣传等多渠道招募小组成员,共吸引16名老人报名。小组契约及目标在活动中向成员详细阐述,包括提升演唱水平、增强团队协作、丰富精神生活等。初步成效老人们对小组有了基本的认识,明确活动方向,但存在老人之间互动不足、基础差异等问题。社工在这一阶段主要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角色,营造轻松氛围,并运用积极倾听技巧鼓励老人分享想法,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建立初步联系。
社工组织手指操课前热身互动小游戏
2.中期阶段
老人们逐渐养成按时参加活动的习惯,老人之间交流频繁,小组凝聚力增强。随着排练的推进,逐步增加演唱技巧和训练难度,老人们积极投入排练,对歌曲熟练程度较好,但在分声配合上还需要磨合。社工做为协调者和支持者,鼓励老人相互学习、互相帮助,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老人们演唱水平明显提升,小组成员协作能力增强。
小组成员排练展示
3.结束阶段
最后进行排练和成果展示筹备,回顾小组历程总结收获,在合唱展示中,老人们表现出色,完美呈现合唱曲目,回顾环节,老人们积极分享在小组中的成长与感动。
社工协同小组成员共同进行成果展示
(二)结果评估
小组目标全面达成,且在市委宣传部和市委党史研究院联合举办的“讲好济南红色故事”小戏小剧大赛中,乐康红歌队《祖国,您好!》节目荣获优秀奖。老人们演唱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大幅提升,社交圈子扩大,精神生活丰富。从整体成果来看,这次合唱小组活动在提升成员合唱水平、增强音乐素养方面成效显著,达成了既定目标,活动开展十分成功。在小组活动推进期间也遇到一些状况,像老人们偶尔会讨论与合唱技巧、曲目无关的话题,还有部分成员不够专注,出现交头接耳、走神的情况。察觉到问题后,社工及时干预,以巧妙的方式引导大家将注意力转回合唱练习,保障了排练顺利进行。
小组成员参加小戏小剧比赛,获得优秀奖
七、反思与总结
作为负责合唱小组的社工,一直在思考如何巧妙地将音乐理论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日常排练与活动中,为小组成员提供更专业、更具针对性的指导。目前,每次合唱活动结束后,我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达成预定目标,老人们的演唱水平有所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明显增强。但真正帮助成员突破歌唱方面的瓶颈,满足他们个性化的音乐需求,才是重中之重。这不仅是组织每次合唱活动时必须牢记的核心要点,更是衡量社工工作成果的关键指标。
在后续的工作中,社工会持续密切关注合唱小组成员声乐技巧的提升情况,深入了解他们对不同音乐风格的喜好倾向。基于对每位成员的充分了解,为他们链接更多实用的资源,精心策划并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合唱训练活动。后续根据老人的意愿组织音乐分享会等活动,为成员们打造一个交流音乐感悟、分享音乐故事的温馨平台,让大家在音乐的世界里共同成长、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