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语润心田——曹范街道社工的暖心故事
潘蜜,一位80后社工,驻守曹范街道社工站。时光如白驹过隙,在社工这个平凡又神圣的岗位上,她已默默耕耘了三年有余。作为万千社工中的一员,潘蜜始终将“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与“助人自助”的工作宗旨铭记于心。在日复一日的实践里,她在专业素养上不断成熟,知识储备持续充实,个人能力稳步进步,用行动诠释着社工的价值与担当。
由于身在基层,社工站及民政工作任务繁杂,难度大、政策性强,为了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她率先研究政策、学习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总是把生活最困难、最特殊、最需要救助的特殊群众作为自己的朋友,牢牢装在心里,处处予以帮助。
为精准掌握服务对象的实际状况,全面收集相关材料,入户走访成为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每一次入户走访前,潘蜜都会精心筹备,积极与村居及服务对象做好衔接工作,确保走访顺利开展。走访期间,她总是以亲切和蔼的态度,迅速与服务对象建立起信任关系,耐心倾听、深入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与实际需求。走访结束后,潘蜜会第一时间细致记录,深入分析服务对象的需求,积极链接各类资源,力求实现及时、精准的帮扶。三年多来,潘蜜不辞辛劳,累计走访200余户家庭,成功开展9个个案帮扶工作,为改善服务对象的生活状况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在参与关爱“一小一老” 守护“朝夕美好”服务案例的过程中,一位17岁的男孩的故事,另她印象深刻,这是她第一次统筹开展的个案工作。在初次接触时,男孩失学在家,身材瘦弱、脸色差、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接触,第一次的见面,深深的触动到潘蜜的内心。男孩父亲、爷爷的离世、母亲的因精神问题无法关心照顾男孩,在青春期懵懂的年纪里,因为没有亲人朋友的指引,在中专技校中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甚至排斥的专业,故而,在校打架斗殴、沉迷网络游戏,被学校劝退。
针对服务对象的具体状况,潘蜜精心规划了一套详尽且周全的帮扶计划。首要任务是为其赋能,在他心中播撒希望的种子,引导他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接着,助力服务对象逐步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塑面对困难的信心,让他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培育出面对艰难处境时勇于克服困难的意识,从而以积极乐观、向阳而生的态度去展望未来。
令人倍感欣慰的是,经过长达一年多坚持不懈的帮扶,服务对象成功踏入技工学校的校门,得以继续接受系统教育。在新环境中,他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渐渐减少了与社会不良青年的往来,极大地降低了违法犯罪的风险。与此同时,服务对象的自信心日益增强,对自我的认可度逐步提升,人际沟通愈发顺畅,家庭关系中的沟通也得到显著改善,生活正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稳步迈进。
在社工站的工作经历中,潘蜜深刻领悟到社会工作蕴含的重大意义。在这里,她不仅熟练掌握了与他人沟通协作的技巧,更练就了敏锐洞察并深入理解他人需求的能力。工作期间,潘蜜也遭遇了诸多挑战,然而每一次挑战都如同成长路上的基石,促使她不断蜕变。